"哎哟喂,您猜怎么着?在浙江和福建交界的山旮旯里,藏着个叫庆元的小县城,那可是个了不得的宝地!"老茶农王大爷嘬着烟袋,眯眼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百山祖。这地方打新石器时代就有人住,南宋那会儿皇帝老儿一拍脑门,直接拿年号给这儿命名,您说霸气不霸气?
要说庆元最拿得出手的,还得数那漫山遍野的香菇。八百年前有个叫吴三公的能人,愣是把野蘑菇驯化成家养菇,现在满大街都是"菇神庙",香火旺得很。外地人来这儿总得闹笑话:"老板,这香菇咋卖?""您这话说的,在咱香菇老家还能让您吃亏?"店家顺手抄起朵肥厚的冬菇,"瞧瞧这肉头,炖只老母鸡,神仙闻了都得翻墙头!"
廊桥可是庆元人的心头肉。月山村的举溪上,十座古桥像老寿星似的横卧水面,木头榫卯咬得比新婚小两口还紧实。去年有个北京来的建筑教授,盯着如龙桥看了半天,突然一拍大腿:"这桥没用一根钉子!"旁边纳凉的老汉乐了:"您这话说的,老祖宗的手艺要是靠铁钉子,还能挺过六百年?"
百山祖的冷杉可金贵着呢,全世界就剩这儿几棵。护林员老李每天巡山都得跟做贼似的轻手轻脚,有回撞见几个想折树枝的驴友,急得方言都蹦出来了:"侬个呆大!这树比大熊猫还稀罕,碰坏了把侬卖了都赔不起!"说来也怪,这1856米的高山上,春天山脚油菜花都开败了,山顶的杜鹃才刚打花骨朵。
县里年轻人现在玩得花,把宋朝的老物件都翻腾出来了。茶艺师小周穿着宋制汉服点茶,外地游客看得眼都直了:"姑娘你这手法,跟《梦华录》里演的一模一样!"她手腕一翻,茶汤上浮现出朵香菇图案:"咱庆元的宋韵,得配上香菇才够味!"
电商小二阿强最近忙得脚打后脑勺,直播间里竹砧板卖得飞起:"老铁们看好了,这竹子是喝着瓯江源头水长大的,剁三年排骨都不带裂的!"屏幕刷刷闪过弹幕:"主播别吹了,快上链接!"他偷瞄了眼后台数据——好家伙,广东客户占了六成,敢情岭南人也信浙江的竹子?
最绝的是庆元的水,三条大江都从这儿发源。水利局的老郑带着仪器满山转悠,每眼泉水都要测纯度:"98.7!比超市卖的矿泉水还高2个点!"路过的大婶听见直撇嘴:"测啥测嘛,我们祖祖辈辈喝这水,九十岁的阿婆还能穿针哩!"
夜幕降临,廊桥边的夜市支起了香菇宴。上海来的美食博主举着云台相机直咽口水:"这个黄粿炒香菇...天呐这个香气!"老板娘舀了勺浓汤浇上去:"慢点拍,小心哈喇子滴进锅里!"镜头里金黄的油花打着旋儿,弹幕瞬间炸锅:"求定位!现在买机票还来得及吗?"
教育局的张老师正带着学生做自然课作业,孩子们围着枫香树争论年轮。"1987年这道圈特别宽!""那会儿我阿爸刚出生,肯定是他哭得太响把树吓着了!"笑声惊飞了枝头的白鹇,扑棱棱掠过明清古民居的飞檐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股票知识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