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题在线
世间万物,人生百态,都可以被“看见”。“看见”是一种观察,“看见”是一种发现,“看见”是一种见证。
请以“看见”为题目,写篇作文。
要求:①文体不限;②不少于600字(诗歌不少于30行);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、学校名和地名。
名师解题
这是一篇命题作文,题目为"看见"。既包含视觉层面的感知,更强调心灵层面的领悟。既可写个人成长中的顿悟,也可写对社会现象的洞察,还可写对历史文化的认知。我们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切入,用"以小见大"的手法展现深刻立意。
选材要贴近生活经验。记叙文可写"看见奶奶布满老茧的手,才懂得生活的艰辛",用缝纫机声、针线篓等细节传递亲情;散文可写"看见校园梧桐树四季变化,感悟生命成长",用嫩芽、落叶等意象串联时光;议论文可写"看见短视频时代的信息泡沫,思考真实的价值",用刷手机、数据造假等现象展开论证。社会热点如环保、非遗传承等话题也可作为素材,关键要写出独特的观察视角。
高分技巧:开头:"暮色中的老巷,青石板泛着微光",营造意境;结尾可升华主题:"原来真正的看见,是用心照亮世界的每个角落"。描写要调动感官,如"听见缝纫机咯噔声,摸到粗粝的针脚,闻到樟脑味"。结构上可用"蒙太奇"手法,将不同场景的画面串联,或用"老照片"作为线索贯穿全文,让文章既有画面感又具思想深度。
范文展示
看见
生活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,我们常常行色匆匆,错过许多细微而美好的景致。然而,当我们停下脚步,用心去观察、去感受,便能看见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璀璨光芒。
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清晨,我裹紧棉衣,匆匆走在上学的路上。街道两旁的树木光秃秃的,在寒风中瑟瑟发抖,整个城市仿佛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。路过一个街角时,我不经意间看见一位卖早点的老人。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棉袄,戴着一顶破旧的毛线帽,脸上布满了岁月刻下的深深皱纹。老人的早点摊很简单,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,摆放着蒸笼、油条锅和各种调料。尽管天气寒冷,他的额头上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。只见他熟练地拿起一个面团,在案板上快速地揉着,然后轻轻一拉,面团便如魔术般变成了一根细长的面条。他将面条放入滚烫的油锅中,瞬间,“嗞啦”一声,金黄色的油条在油锅中翻滚起来,散发出诱人的香气。老人一边忙碌着,一边还不忘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:“姑娘,吃点啥?油条刚出锅,热乎着呢!”那朴实的笑容,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,如同一朵盛开的菊花,温暖而亲切。
这时,一位衣衫褴褛的拾荒老人缓缓走了过来,在早点摊前停住了脚步,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热气腾腾的包子,干裂的嘴唇微微动了动,却没有说话。卖早点的老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,停下手中的活儿,笑着对拾荒老人说:“老哥,是不是饿了?来,吃个包子,暖暖身子。”说着,便递过去几个包子。拾荒老人先是一愣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犹豫,随后连忙摆手拒绝:“不,不,我没钱。”卖早点的老人硬是把包子塞到他手里,说道:“啥钱不钱的,大冷天的,吃几个包子算啥!”拾荒老人的手颤抖着接过包子,眼中满是感激的泪花,嘴里不停地说着:“好人啊,好人……”那一刻,我被眼前这一幕深深触动了。在这个寒冷的冬日,卖早点老人的善良与温暖,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,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田。我看见的,不仅仅是一位普通老人在为生活忙碌奔波,更是他那颗善良、淳朴的心。这看似平凡的一幕,让我明白:生活中并不缺少美,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当我们放慢脚步,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,便能看见人性的光辉,看见生活中那些温暖而美好的瞬间。而这些瞬间,如同点点繁星,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。
股票知识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